2023年 相关话题

TOPIC

《科创板日报》4月8日讯(记者 朱洁琰)近期二级市场创新药概念回暖明显,但对于过去的2022年,“冷”几乎是所有医药人共同的感受。 有市场机构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1516起投融资事件,同比下降37%。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二级市场共发生82起IPO事件,同比下降33%。 有投资人调侃,很多同行在去年直接选择“躺平”。那么,2023年医药生物行业是否已经迎来转折?哪些细分赛道会是投资的机会点?Biotech公司又该如何进行风险把控? 在第七届中国医药(600
随着2024年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季也拉开帷幕。近期,农银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2023年成绩单。 整体来看,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力度增大。在管理规模上,理财市场经历了去年破净潮冲击后,实现了实质上的回暖,规模企稳回升,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银行理财子交成绩单 2023年是资管新规实施的第二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主力军地位越发巩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2023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63,666.41亿元,银行理财
(原标题:2023年卖出广东股票配资平台,2025年收购!至纯科技打的什么算盘?) 2023年卖出股权,2025年又准备买回来,至纯科技(603690.SH)打的什么主意? 2月14日晚间,至纯科技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顿晶磷”)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下称“本次交易”)。交易完成后,威顿晶磷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至纯科技表示,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
证券日报网讯 2月5日晚间炒股配资炒股,回盛生物发布公告称,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批股份锁定期于2025年2月5日届满,解锁日为2025年2月6日,可解锁比例为本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标的股票总数的40%,对应数量为654,18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39%。由于7名参与对象在第一批股份锁定期届满前因个人原因离职,根据本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规定,由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取消上述人员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资格,83名参与对象实际解锁股数为614,380股。
远大控股(000626)2月4日晚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远大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 经江苏证监局查明,远大控股2023年商誉减值测试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司在商誉减值测算时使用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公司对收益法下未来销售收入预测不审慎,业绩预测数据依据不充分。以上行为导致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的商誉减值数据不准确。 江苏证监局认为,远大控股上述行为违反了《信披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财务总监苏原未勤勉履职尽责,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违
北京商报讯(记者冉黎黎)2月4日晚间,远大控股(000626)披露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远大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 警示函显示,经查股票配资8倍,远大控股2023年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一是公司在商誉减值测算时使用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二是公司对收益法下未来销售收入预测不审慎,业绩预测数据依据不充分。以上行为导致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的商誉减值数据不准确。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披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
(原标题:*ST恒立2023年净利润为负营收不足1亿面临退市风险)炒股的杠杆 雷达财经最新资讯,*ST恒立(证券代码:000622)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4年度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的任一情形,如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司已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并计划于2025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实习记者 左孟祎 2023年经济开局保持了复苏态势,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更加清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紧密配合的同时尤为注重精准发力,既要保护当前经济的复苏成果,也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激发经济活力,为应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留出政策空间。 本期调查显示:41%的经济学家认为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4.0%~4.2%,34%认为2023全年GDP增速5.3%~5.5%;一季度投资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60%),科技(20%),能源(11%),房地产(
文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伍超明/胡文艳温州期货配资 事件:8月1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于其中透露的重点信息,我们解读如下: 投资要点 8月17日晚,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出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通胀有望从低位触底缓慢回升的基本面判断,预计下一阶段宽松加力已在路上,降准、降存款利率概率偏大,不排除房地产等领域创设一些新结构性的工具。此外,报告延续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提法,金融对地
重塑信心,破难应变 2023年四季度宏观策略展望 全文共24590字,阅读大约需要50分钟 文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伍超明 胡文艳 李沫 摘要 全球经济:“三高一低”,即高核心通胀、高利率、高风险、低增长。为应对疫情期间大水漫灌后的高通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出高利率药方,该药方既能治病也有很强的副作用。目前是治病效果显现,通胀下行,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全球经济在经历上半年短暂回升后,三季度再次下行;同时核心通胀下降幅度偏慢、韧性较强,央行降息进程被迫延后,高利率持续时间或比预期的要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