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杠杆配资交易 携手高校二十余年,南沙何以领新?
发布日期:2024-10-13 21:35 点击次数:105南沙笃学路1号,红鸟日晷静静地坐落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校园广场中央,伴随着日出日落,见证“创新”从学校点点滴滴中向南沙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扩散。
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南沙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校地合作多点开花。
自2002年首次牵手香港科技大学打造资讯科技园以来,南沙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已走过22个年头,推动产学研转化落地,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加快与港澳协同融合,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如今,南沙全力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高校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8月20日,一场境内外知名高校云集的高校校地联动工作座谈会,将在南沙举办,将进一步强化与高校在教育、科研、人才、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与各大高校携手共进20年之后,南沙将开启校地合作的下一个“黄金20年”。
校地合作,为何重要?
今年以来,大湾区几大城市纷纷加快自己“高校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在东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即将开启办学之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校长。此外,大湾区大学也即将“上新”;在佛山,刚刚改名成功的佛山大学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高歌猛进”,为佛山争取更多的人才;在深圳,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理工大学不久前正式获批成立,过去十年里共增加了9所高校……
当下的中国,正经历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高校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往往聚集在高校密布、创新“浓度”较高的地区,如全国大学数量最多的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也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高校的建设往往与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合肥为辖内唯一一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倾尽各种资源。中科大也不负众望,为合肥带来了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的一段佳话。
再如刚刚成立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其学科建设主要聚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高端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十分契合。
另一方面,校地合作特别是高校的落地,也为所在的城市带来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为城市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例如,在高校云集的北京海淀,大学生“密度”最高,占全市大学生的一半以上,人才密度达到80.8%,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再如,落户83所高校的武汉,拥有超百万的大学生,声名在外的“光谷”离不开他们的深耕。
目光再聚焦南沙,当前南沙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档跨越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推动更多产学研转化落地,还是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引入更多高校资源可谓正当其时。
牵手高校22年的“回眸”
南沙与境内外高校的合作由来已久。
2002年,由广州市、霍英东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投建的南沙资讯科技园落户在南沙湾片区,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这是南沙与高校合作的开始。
在此基础上,2007年1月25日,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下称“霍英东研究院”)于南沙正式奠基,成为广州市首家香港背景科研机构,也是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
17年过去,研究院已为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提供关键技术攻坚和技术优化升级服务,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910余项,带动科研项目总投资超过16亿元。
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正式挂牌。在此契机下,南沙开始深化与广东本土高校的校地合作,借助高校智库力量探索自贸试验区改革。
当年1月,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签订协议,共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暨大自贸区研究院。两所研究院立足南沙自贸片区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构建与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等重点,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突破。
随着《南沙方案》的出台,为推动南沙实现国家高端智库“零”的突破,去年南沙还牵手郑永年教授团队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以国际性、前瞻性、可操作的政策研究,为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提供高端智力支撑。
近年来,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南沙与全国各大高校的校地合作逐渐增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是最主要的合作模式。
去年2月,南沙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推动新一代红外探测、光纤传感、智能感知等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产业化在南沙落地。
一个月之后,南沙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的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揭牌,进一步增强南沙海洋领域的科研力量,提升海洋科学创新研究水平。
2020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三方共同创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引导国内外精准医学相关科研成果在广州实现转化。
在此基础上,去年11月,南沙复旦国际科创园正式奠基,未来将借助复旦大学的优势资源,推动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颠覆性的科创成果在南沙开展应用示范和产业转化,培育、孵化和导入创新型企业。
从刚刚建区时通过粤港合作建立科技园区及研发机构,到成为自贸试验区后一起进行改革探索,再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校地合作一直贯穿南沙发展始终。
“红鸟”扎根湾区之心
2022年,南沙第一所本土大学——港科大(广州)终于“姗姗来迟”。
其实早在1997年,合作的“种子”就已埋下。当年,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与霍英东一起来南沙考察规划,留下香港科技大学在南沙第一个足迹。
在合作共建了资讯科技园、霍英东研究院之后,2018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官宣。2022年9月,历时3年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实现了南沙一直以来对本土大学的殷殷期待。
这所世界级的大学并不一般。学校没有采用传统“学院”和“学系”模式,而是以发展融合学科为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设置功能、信息、系统、社会等四大枢纽,又在枢纽之下设置不同的学域。
与此同时,港科大(广州)也完美地继承了港科大的创新基因。
机器人不仅能走路巡查,用眼睛“看到”哪些货柜需要补货,然后去仓库取对应的货物放上货架,还能在收银台结账收款。如果有顾客询问商品位置,它能“听明白”并快速指路……这是港科大(广州)团队打造的雅可比具身智能机器人。
雅可比由港科大(广州)人工智能学域在读博士生团队创立。目前公司已在南沙正式注册,开发的智能机器人也已完成两次迭代,并开始在正式场景中进行各种验证,并获得奇绩创坛(YC中国)的种子投资。
官方数据显示,自港科大(广州)在南沙建成开学以来,学校有关创业团队新注册成立了17家企业,已累计形成超100个创业孵化项目。
今年6月,港科大(广州)与广州产投集团携手设立10亿元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母基金将重点投向港科大(广州)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前沿领域。
立足南沙,未来港科大(广州)将打造“球体型创新生态圈”。其中学校是球体是核心,0-1的圈层是孵化的企业,1-N的圈层是合作的企业。
“在这个球体中,学生得到实战训练,企业得到学校源源不断输出的‘脑力资源’,学校则可以得到企业提供的经费和各种问题需求,以此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推动更多成果的转化。”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在此前采访中介绍。
携手高校,向“新”突围
随着与各大知名高校合作在深化,南沙的“创新浓度”逐年提高。
近年来,南沙与各大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接连在国际上最顶尖的三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截至今年2月,南沙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约350项,专利申请约4400项;成果转移转化近千项,涉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累计金额超7.4亿元。
从互动到互融,当前,南沙与各大高校的合作,正深入到南沙全域,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到关键作用。
南沙的半导体产业正是萌芽于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南沙资讯科技园内。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肖国伟在科技园内一个不足500平方米的无尘净化实验室,开展LED芯片倒装焊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不久后创办了晶科电子公司。这家企业日后发展成为国内LED芯片产业的龙头企业。
此后,在肖国伟引荐下,周晓阳、徐伟等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老兵”相继来到南沙创业,推动南沙基本形成完整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
同样的故事,也正在南沙生物医药领域上演。
去年,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孵化的启曜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南沙完成注册。目前该公司已开始天使轮融资,多个产品管线有序并行,在肿瘤精准治疗方面建设了临床药敏技术平台,并即将在上海、南昌、武汉开展业务。
据悉,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已从海内外引进22个课题组,已有多项重大应用转化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复旦大学以及全球精准医学相关科研成果在南沙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南沙也集聚了超400家生物医药企业。
不仅仅是发展新兴产业,与高校的合作也在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引入南沙的传统行业。
渔业一直是南沙的优势产业。去年,华南农业大学与省农业农村厅、南沙三方合作共建了广州首家渔业领域研究院——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成立一年,研究院多个项目进展顺利,推动南沙水产育种与种业、水产种质资源与环境、水产病害防控、水产精准营养和智慧渔业与设施养殖等方面创新发展。
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化,目前南沙的各层次人才也在持续增加。数据显示,南沙区现有本科人才约10.8万人,硕士人才约2.8万人,博士人才约3000人。
未来,南沙与高校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
瞄准港科大(广州)的创新“活水”,去年12月,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首个产业载体越秀南沙穗港产学研基地项目A、C区竣备,庆盛枢纽迎来首个高标准产业载体。
这是越秀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在南沙合作打造的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包括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广州与南沙谋划的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将于近期首先在此揭牌运营。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更加精彩的校地合作故事,还将在南沙续写。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刘冰汧 刘超 何倩蓥
策划:黄少宏
统筹:柳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