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融资买股票 “金融羞耻”:一个新的信号

发布日期:2024-08-17 22:23    点击次数:58

怎么用融资买股票 “金融羞耻”:一个新的信号

  来源:重要的是经济

  FT中文网经济主编、公号econhomo主理人 徐瑾 首发FT中文网

  金融整顿,还是金融整风?

  你好,我是徐瑾。最近有个流行词浮上水面,“金融羞耻”。

  金融羞耻是什么意思?简单粗暴地说,就是金融从业者觉得自己没用且贵,可能还坏。

  在金融业整顿的风口浪尖,这个新名词暴露了处于监管与市场夹击风暴中的金融业的集体不安,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1、金融跌下神坛:从天上到人间

  曾经,金融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宠儿。

  1991年,南巡讲话还没发生,当时邓小平就看到金融的巨大价值。他在视察上海时,说了一句名言——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比如,1990年代中国银行业坏账缠身,被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不断通过改革、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中国银行洗心革面,成为海外热捧的红筹股。今天上市状况和公司治理,诚然是过去人不敢想的变革。可以说,金融业是中国“以开放促改革”的典范,也是经济进入“繁花”时代的引擎。

  借此开放东风,金融成为发展的一种象征,从业人员成为天之骄子。

  最极端的情况,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涌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热潮,各种冠以金融字号的大楼和广场甚至商业区比比皆是。

  不说一二线城市为冲刺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各类规划文件,每年都为提高金融等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沾沾自喜,即使三四线城市也在努力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吸引金融人才更是不少地方最喜欢的说辞。

  俱往矣,如今,金融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了“金融羞耻”这样的提法。

  “一些人开始认为金融业毫无价值,因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认为金融业是可有可无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同学和校友,甚至产生职业羞耻心。”在上海交大高金毕业典礼上,副院长李峰如是感叹。

  当然,他的本意是让金融人们不要羞耻,但是却引发对于这一名词的思考。直接效果是,大家似乎更羞耻了。

  在整顿金融的举措下,这个词的流行自然有其背景。退奖金以及降薪等消息层出不穷,金融业人士可以说人人自危。

  到底是什么导致金融业的变化?有朋友写下洋洋洒洒的论著,称之为对金融自由化的一次清算之类。这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却绕开了重点:过去某些监管确实比现在放松一些,但是实在谈不上金融自由化。

  本质上,金融业遭遇的一切,和地产教培有些类似:在社会转型中,当一个行业诞生太大的负面外部性,或者只是被认为如此,就会引发监管的反噬。

  那么,金融业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金融业有自身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多数行业的立身之本,大作家萧伯纳就说,专业就对于外行的糊弄,金融业也不例外。在中国问题可能因为监管、法律、管理、人性等因素被放大,这从上市公司造假、p2p乱象、内幕交易等都可见一斑。

  资本的逐利逻辑下,这个行业必然追求利润,如果你不贪婪,那么你可能不太适合资本市场。

  更不用说,金融业不少是依赖牌照的生意。牌照意味着限制进入甚至垄断,这对从业人员其实是提供了不菲保护。如此这般,金融业的某些环节、某些部分本身确实有原罪,很多时候也有“一放就死, 一管就乱”的情况,乱象丛生,理之不清。

  我曾经问过不少金融业的朋友,你觉得你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什么可以拿那么多钱?越是道行浅的,越是会自信地回答,因为专业啊。

  事实上,经济学告诉我们,成本和价格不是一回事,一个东西难和一个东西能卖出价格,一直是两回事。如果专业可以赚大钱,那么就不会出现“研究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赚钱”的说辞。

  如果是金融老江湖,回答就不一样。我曾经问过一个顶级的银行家,你觉得你的薪酬合理么?他回答很巧妙,

“我觉得比起科学家之类,确实高了,但是放在行业中,也很合理。”

  归根结底,决定金融业发展,核心并不是金融业人员的薪酬,而是他们创造什么。

  2、金融羞耻的本质:不相信虚拟经济

  究其本质,金融羞耻是金融无用论的延续。更深地看,不外乎基于推崇实体经济的朴实直觉,认为虚拟经济不创造太多价值,甚至压根就不创造价值。

  关于虚拟经济的批判在国内流传甚久,有观点认为虚拟经济的本质是资本逐利,会使得金融不断畸形发展,甚至认为金融发展会妨碍中国经济。这种观点不能说毫无道理,金融危机之后国外对此也有不少研究,重点是判断金融过度发展是否不利于经济健康。

  如何判断金融是否过度发展?学界大体是认为信贷与GDP比例超过一定比例之后,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未必是全然正面。事实上,这些研究更多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受到重视,金融占比多少算是合适,更多是一种经验总结,学界并未得到统一认识,也没有统一标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逐渐恢复,信贷与GDP比例基本都突破了100%,并没有引发进一步的反弹。

  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即使支持金融作用的一方,立论基础也会主张金融不是虚拟经济。原因在于,对于虚拟经济的警惕根深蒂固,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言论也常常在政策风向中出现。这使得为金融辩护的观点,往往也不得不围绕金融是不是虚拟经济这一说法。

  2002年,当时易纲还不是央行行长,还有一年才能成为货币政策司司长。他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虚拟经济”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负面价值判断,容易让人联系到“虚幻”、“泡沫”、“不稳定”等等,因此他不赞成“金融是虚拟经济”的提法。

“金融在经济中起到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风险的作用,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重要的,二十年前的易纲当时已经预计到,判定金融是虚拟经济的提法,会给人们的思想所造成的障碍会直接反映到实践中,不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易纲的文章是发表在二十多年前,1998年金融危机以及2000的互联网泡沫没过去多久。时移事往,今天,我们已经身处一个互联网就是基础设施的时代,对于虚拟经济的认知也应该迭代。

  判断一个行业,不应该从虚拟经济或者实体经济的分类去看,而是应该从其创造了多少价值来判断,而且这个价值应该是更多基于市场交易形成客观结果,而不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图为上证综指K线(2019年1月2日至2019年5月24日)

  首先,如前所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类并不科学,互联网是不是虚拟经济?其次,实体经济好,经济就一定好么?要说实在,最实在莫过于钢筋水泥的房地产。但是如你所见,房地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内,都捅出来不少篓子。

  实际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野即使存在,二者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彼此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不是零和游戏,而且是正和游戏。

  有个热门评论说,金融不能为国家制造芯片,可不是有羞耻感?

  这话其实不对,公允地说,芯片是一个高度复杂、费时耗力、投资巨大的产业链,在期间,从风险投资到产业投资等环节都有金融的重度参与,来把数以千计的公司、机构、学校、个人等整合在一起,塑造合理的风险分担、激励共享机制来保证这一流程的实现与及时迭代。

  从这个意义而言,离开金融,芯片真是没法制造出来的。

  就像徐瑾经济人的一位读者评论所言,金融是一把刀子,看拿刀的人怎么用。

  当一个人遭遇外部打击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积极反抗,要么消极反抗。如果外部能量太过强大,可能会进入自我谴责甚至自我攻击模式。于是,这就出现了现代人最喜欢说的精神内耗。对于旁观看客而言,往往会演化为受害者有罪论。

  这也是金融业中不少人自我感觉不好的原因。但是,问题真的全然是他们的问题么?判断一个行业,虚拟与实体不应该成为标准。

  3、好金融与坏金融

  和多数事物一样,金融是双刃剑,光明的一面与黑暗一面并存。一般认为,好金融应该基于竞争与包容,而坏金融则是排外与非竞争。

  上一波对金融业口诛笔伐,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声浪主要是来自海外。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银行,因为金融危机血流成河,但是因为“太大不能倒”,政府还不能不救。这不妨碍一些机构一手拿大额救助,一手发天量奖金。当时金融业口碑很差,连达沃斯这种场所都不太欢迎他们,在公共空间银行家一度销声匿迹。

  2015年,经济学家路易吉•津加莱斯(Luigi Zingales)在美国金融协会一次著名演讲中,就提出金融有益的观点可能被学术圈过分强调。他说,以过去四十年的经验来看,并没有理论推导或者实证支持所有金融部门的增长都有益于社会。更不用说,金融业存在的各种寻租等良莠不齐的行为,使得金融业的声誉陷入危机,日渐失去公众支持。

  但是,他更强调,比起泡沫等金融业带来直接危害,更大的危害在于间接危害。即如果大众彻底丧失对于金融业的信心,那么金融业不得不寻求政治保护。那么结果也许适得其反,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租金与政治势力的金融机构才能存活,这可能导致更坏的金融。

  这和我们当前情况有些类似,过度整顿金融业不一定带来公众期待的改善,反而可能使得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消失,越靠近体制的金融业才越可能存活。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房地产。

  回头来看,羞耻心是中国人喜欢强调的词,老师和家长也喜欢批评孩子没有羞耻心之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羞耻感骂死王朗的段子流传至今。

  有人说东亚人是耻感文化,西方人是罪感文化。在人类学对不同文化的研究中,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之间的区别是一个重要主题。

  二者有什么区别?在学者本迪尼克的叙述中,二者一个向内,一个向外:罪感文化是社会向人们灌输绝对的道德标准,使得道德变成一种自我审视。名誉和良心多半都来自内心,以忏悔给罪感带来解脱。

  与之对应,在耻感文化中,评价标准多来自于外部,外部的认可和批判构成压力,哪怕这种外部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想象的观众。因此,耻感文化不太会公开承认错误,热衷祈福多过忏悔。

  可见,一大区别在于,羞耻感,未必是觉得偏离内心道德律,而是旁边人甚至你的社会网络觉得你不对。问题在于,总有人打着羞耻的名义,其实在做羞辱的事。

  所以,羞耻感太强,未必是好事。这需要培养有强大的内核和自信,就像尼采所言:

“一个人知道了为什么而活,就可以过任何一种生活。”

  中国古人早就懂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坏的时候不要太落魄,这是人的立身根基和基本体面。

  金融业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很难监管。学者路易吉•津加莱斯强调我们应该像相信医生一样相信金融业者,同时应该提升他们的道德感。

  可见,这种道德感应该更多来自内在而不是外在。良心清白,在上帝视野中就是无罪的人,是最安心的枕头。金融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在未来动荡中,可能需要从内在寻求最后的慰藉。

  4、金融的价值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重大事件之后都有金融之手。

  比如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爆发,不仅在于技术与时代需求,更在于在此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金融革命,金融环境成熟,为之提供了前提与发展条件。

  在历史上,金融业者往往隐藏在历史的暗处,这使得他们声望可疑。从《圣经》时代,金融不被待见,犹太人等屡遭排斥,有时候为了平息大众怒火,银行家不得不付出各种代价。

  即使罗斯福这样优秀总统,在大萧条之中,也和银行家多次发生对峙冲突。不过罗斯福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保持了务实的灵活身段,既能在某些时候打压银行家,也能在其他时候扶持金融业。

  金融业未来会如何?一句话,金融强则国强。

  这是从荷兰到英国甚至美国崛起过程中,已经论证过的道理。至于金融弱导致反面案例,也很多。

  金融业需要监管么?自然是需要的,但是应该让专业的人用专业方式来管,毕竟专家才能制服专家,同行更容易知道对方软肋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动刀子不会伤害到经济命脉。

  一句话,单单拎出金融业来示众,这不是金融羞耻,这是金融羞辱。“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的“猫论”,曾经在八十年代名噪一时,随着《时代周刊》的传播走入世界。其实这句话源自一句四川村间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甚至在60年代在争论包产到户时候就引用了这句话。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务实精神依旧具备现实智慧。

  当前经济下行,就业成为第一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任何能够解决就业的行业,都应该被呵护,无论是否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不论薪酬与道德浓度高低。

  关于徐瑾:

  青年学者,FT中文网经济主编,写过十来本书,最新出版货币三部曲。

  编者注:文章部分有删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怎么用融资买股票